中国已成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出口到哪里了?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达到311万辆,超过德国260万辆,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汽车出口数量达到107万辆,超过日本95.4万辆,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那么问题来了,汽车出海,是哪些企业在出口汽车,又是哪些国家在买中国汽车?是不是卖到非洲去了?
首先通过下表可以看到,2022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市场里面,占比最高的10个国家里面,并没有非洲国家(可能让某些人群一度失望),其中墨西哥占比是最大的,出口量达到了25.4万辆,接下来就是沙特,智利,等等。
这些出口国家既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这10个国家占据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48.5%,将近一半。其中俄罗斯将成为我国汽车出口新的增长点,2022年出口量为16.2万辆,今年第一季度出口6.6万辆,占俄罗斯整体市场份额的43%。其实这看起来可能会有点皱眉,因为俄罗斯的汽车市场和其国土面积以及人口不太匹配,即俄罗斯的汽车消费能力看起来不强。也是因为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有这样的感觉并不奇怪。
尽管我国的新能源车已经发展到了非常具有竞争力的阶段,但在2022年出口的汽车里,仍然还是燃油车占主流,和国内汽车市场一样,新能源车688.7万辆,燃油车1997.7万辆,合计2686.4万辆,其中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5.6%。
2022年出口的汽车里,新能源车67.9万辆,燃油车243.2万辆,合计311.1万辆。新能源车渗透率为21.8%。新能源车主要出口的目的地为发达国家,比如比利时,英国,挪威等。国内新势力里的蔚小理就是先从北欧打开市场,往欧洲扩散。但也不同车企有自己的想法,比如走量,注重性价比的车企,零跑则是先从以色列市场开始,合众新能源(哪吒汽车)则是从东南亚开始。至于一带一路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基础设施的大环境原因,则以燃油车为主。
因此,传统车企在出口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2022年整车出口前十的企业里面,出口量最大的就是上汽,其次是奇瑞。这里面唯一一个算得上新势力的,则是外资车企特斯拉。除此以外,都是国内的企业。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有一部分车企是在2022年才开始汽车出海计划,目前处于布局状态。出海并非一帆风顺,上汽在海外最受欢迎的车型为名爵,该品牌原先为英国品牌,后被上汽收购,但出海时早已是使用了上汽的技术,即只有壳,甚至只有标是英国品牌,其他全是made in China。从上汽的事例可以看出,通过外国品牌,打开国外市场会容易一些。这点吉利也比较有优势。
但并不是非得通过收购外国品牌才好打开外国市场,到了新能源车时代,原本燃油车所具有的光环对车企本身有一定帮助,但想着吃老本是绝对不可能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许多外资、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在国内销量平平,而到了现阶段,国内新能源车的品牌基本上都是自主品牌,唯一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则是特斯拉。
而市场也在发生变化,新能源车市场的领跑企业从最初的蔚小理,正在向比亚迪、埃安、特斯拉三家车企的组合“BAT”过渡。
在2022年,比亚迪已经成为了国内年度销量最高的车企。可以说,如果比亚迪也把出口业务给做起来,对于我国汽车出口相当有帮助。
在国内销量高达180万辆,而2022年全年比亚迪的出口量则只有5.59万辆,这个差距十分明显。因为比亚迪的出海,主要是从2022年下半年才开始加快脚步的,到了2023年,5月比亚迪出口10203辆,1-4月出口5.36万辆,合计达到了6.38万辆,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出口量的5.59万辆,增长速度相当快。
与此同时,比亚迪在海外业务的扩张,分为两条路线,第一条就是与当地车辆经销商家进行合作,以出口的形式(对当地来说则是进口车)进行海外销售。
(比亚迪在巴黎车展)
由于出口形式涉及到关税、运输成本等问题,完全依赖于出口形式,海外业务扩张范围就很有限了。
因此第二条路线就是就地建厂,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目前第一家工厂就是泰国的罗勇府工厂,年产能15万辆,计划在2024年投产。
现在比亚迪在海外扮演两个角色,一个是鲇鱼的角色。在欧洲这边,比亚迪正在考虑欧洲建厂的选址,可以说是和2019年时,特斯拉进入中国成为行业鲶鱼,如今到了比亚迪成为欧洲汽车行业的鲇鱼来给欧洲汽车市场一点小小的中国震撼。
另一个角色,就是和将近40年前来到中国的大众相似的角色。比亚迪计划在乌兹别克斯坦与UzAuto建立首个合资工厂。
UzAuto是中亚最大的汽车控股公司,乘用车、卡车、公共汽车、拖车都有涵盖,年产能为35万辆以上,零部件国产化率超过60%,拥有全部核心零部件,包括发动机、底盘组件、电气设备以及外观和内饰部分。市场方面,2022年该国乘用车的新车和二手车注册数量创纪录增长了87%,达到140万辆,这几乎是前一年的两倍。
40年前,外资汽车作为技术、产品、品牌的输入方来到我国,40年后,我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成为了技术、产品。品牌的输入方去到别的国家。可以说,现在正是中国汽车的高光时刻。
回到这件事本身,比亚迪为什么会选择在乌兹别克斯坦成立合资工厂?除了上面提到乌兹别克斯坦有中亚最大的汽车控股公司之外,其地理位置相当便利,是中亚五国里面唯一一个和其他四国接壤的国家,位于中西方交流的必经之路上,辐射中亚中东极其方便,自身也拥有不错的矿产资源,天然气资源,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新能源的补贴政策有优势,劳动力成本低。
宏观一点的角度来说,目前一带一路的计划中,中吉乌铁路正在筹备建设。建成后,单从汽车行业来说,国内出口的汽车零部件或相关设备将可以以更低成本的形式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由于贸易的时效性得到提高,对于两地汽车行业的交流十分有利,可以加快当地汽车制造业发展,同时也降低了一些汽车物流运输成本。而且不只是汽车制造业,许多行业的发展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提升,有助于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助力扩大这两国的汽车市场消费。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到,我国的汽车出海,并不只是去到传统的汽车市场,也在一带一路国家发力,尝试着将市场做大。也许现在不少人看类似中亚五国这样的地区,心里会想,这地方的人能买得起车吗?巧了,很多年前的法国人日本人也是这么看中国的汽车市场的。
现在,轮到我们以自己的经验和眼光去判断世界的汽车市场将如何变化了。中国汽车出海,出口、本地化生产、再加上世界格局的变化,中国汽车在全世界能够走到什么位置,令人期待。